1949年12月初,一个年轻男人忽然来到重庆市军管会,眼含悲愤地向该处负责人报告,杨虎城将军已经被暗害了,尸体就埋在戴公祠。
听闻这个消息,在场的人不禁心中一凉。杨虎城消失了12年,为了寻找他的下落,11月30日重庆刚解放,我党马不停蹄地安排人手寻找,可一直没有进展。
同志们按着此人提供的线索前往戴公祠寻找,当他们真在一处花坛里发现杨将军的遗骨时,现场不由得陷入一片沉默。
他的手脚全被绑了起来,面目完全无法辨认,妻子的骨灰盒和两个孩子的遗骸也被胡乱地堆在周围。
消息传到邓小平那里,他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。当他问起棺材质量怎么样时,得知不是很尽人意,他眼含热泪,一再对在场的人强调:“杨将军的棺材一定要选最好的,不要怕花钱!”
辗转多年,苦觅行踪
1949年10月1日,在庄严肃穆的音乐声中,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。然而,领导人却不敢有丝毫懈怠。蒋介石撤退到大后方,企图苟延残喘,解放大军接下来的目标将是驰马于山林,彻底解放大西南。
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的战士们充满了昂扬的斗志,他们将在刘伯承、邓小平的带领下,参与到这场战斗中,见证赶走蒋介石的历史性时刻。
除了解放重庆以外,这次进军还有一个特殊的任务。听闻消失了12年的杨虎城将军,可能被蒋介石关押在重庆,大军出发前夕,刘伯承将二野参谋长李达叫到了营帐中,安排了一个新任务。
“这次行动,一定要搞清楚秘密关押张学良、杨虎城的地点。”
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,李达眼前浮现出张、杨二人的面容。自西安事变以后,张学良随即被蒋介石以各种名义送上军事法庭。
杨虎城虽没被送上法庭,却在事变发生的第二年就遭到蒋介石扣押,下落不明。
如果真的能在重庆找到他的下落并解救出来,实乃功德一件,李达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。
其实,这并不是共产党第一次计划要解救杨虎城。对于这位改变了中国命运的国民党上将,我党对他怀有高度的感激和赞誉,称他为“千古功臣”。
自他行踪成谜以后,我党从来不曾放弃寻找他的下落。
1942年,共产党曾以杨虎城之子杨拯民的名义,给在蒋介石手下任职的宋子文发去信件,要求还杨虎城自由,但没有得到回复。
1946年在国民党主持的全国政协会议上,周总理作为与会代表,向国民党提出释放杨将军,然而又被蒋介拒绝。
接连碰壁,可共产党并没有放弃解救他的信念。
1949年1月,在解放军的攻势下,国内情形一片大好,蒋介石逐渐失去了美国对他的支持。
内外艰困的处境,逼得他不得不放弃了大总统职位,由李宗仁接替他在国民党内的工作,成为“代总统”。
蒋介石下野了,没有了这个顽固分子,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希望,想要与李宗仁合作,达到解救杨虎城的目的。
恰好,李宗仁不想与共产党硬刚。为了表现出谋求和平的诚意,他在接受中共提出的八个条件以后,又欣然同意释放一批“重大政治犯”,杨虎城即在名单上。
争取了10多年,总算有了个结果,无论是党内的同志们,还是崇拜杨将军的百姓,都无比期待英雄人物的回归。
可是对杨虎城恨之入骨的蒋介石,真的敢放虎归山吗?
蒋介石的心头之恨
蒋介石这辈子打过、骂过的人不计其数,但要说最恨的,杨虎城一定榜上有名。
1936年的西安事变,成了蒋介石心头抹不去的阴影。
那次,他连写几封遗书,一度以为自己的小命将断送在西安。常常午夜梦回,那种孤立无援的状态还是会让他感到心悸。
最令他气氛的是,自己的“剿共”大业也是在这件事发生以后被迫中止,独裁梦碎,还要和他的宿敌共产党进行合作,眼睁睁看着共产党赢得更多民心。
蒋介石暗暗发誓,一定要让害自己走到这尴尬境地的罪魁祸首——张学良、杨虎城二人付出代价。
1936年12月25日,蒋介石被逼着在公众面前做出了联合抗日的承诺。当天下午张学良便不顾杨虎城的反对,护送蒋介石上了回程的飞机,将其一路送到南京。
而蒋介石却借着张学良落单的机会,迅速将他送上军事法庭并软禁起来。
消息传到杨虎城那里,他意外的平静。因为他和张学良二人,早就预料到蒋介石会对他们二人采取报复。
为了避免意外,张学良在临走之前,还给几十万东北军留下手谕:万一生变,由杨虎城代替他在军内的职权。
不过这也没能阻挡蒋介石的报复行为,杨虎城只能更谨慎地行事,以免让蒋介石抓到把柄。
可蒋介石怎会轻易放过他,在其被关押时,张学良认为口头承诺抗日便已经够了,而杨虎城却害怕他出尔反尔,再次发生“四一二”惨案,便想要让蒋立下书面证据再走,若不是没得到众人的支持,蒋恐怕真要写下一份协议,来记录他那最屈辱的日子。
正是因为这个,蒋介石对杨虎城的恨比对张学良更深。
只是如今杨虎城手里掌握着西北军、东北军近四十万兵力,加上他的军事能力,不容小觑。
蒋介石不敢贸然处置杨虎城,便决心徐徐图之。
半年后,他一通电话打到了杨虎城所在的西安。
蒋介石哈哈笑着,称当年的事情自己早就不放在心上了,希望有时间可以邀请杨虎城去杭州小聚。
当杨虎城离开西安、抵达杭州时,他却忽然变脸,通知对方将被派去欧美等国家考察学习。
杨虎城怎会不知,考察是假,恐怕要流放他才是真的!
无奈军令不可违,1937年6月29日,杨虎城带着妻子孩子等六人,踏上了去美国的轮渡。但是此时,国内却突然爆发了一件事情,让他深深地陷入后悔之中。
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,身为中国军人的血性再次被激发,杨虎城几次请缨回国参战,但蒋介石总是视若无睹。
实在没有办法,他只能寄希望于苏联的共产主义国际,希望能通过他们的渠道回国。
他不知道的是,苏联共产国际内部有蒋介石的眼线。当他求助苏联的信件落到蒋介石手中,后者以为他与共产党有勾结。
蒋介石的内心对杨虎城的恨意又深了几分,变得越发狠毒,决心要提前解决他。
蒋介石授意心腹宋子文,以宋的名义给杨虎城去电:
“值兹全国抗战,弟意,吾兄可自行归国参战。”
杨虎城收到消息,没有蒋介石的明确态度,不知道回归后面对的是国民党的抓捕,还是上战场打仗的机会,他深感前路莫测。
但拯救家国的信念,瞬息间就压下去了他心中的忧虑。
“宁可让蒋某人负我,我不能负全国人民。”
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国的旅程。
1937年11月26日,香港的机场上满是人们拉好的横幅,全是欢迎杨将军自国外归来参加抗战,场面热闹非凡。但谁能想到,这竟然是杨将军在众人面前出现的最后一面。
消失了的杨将军
自机场出现最后一面,再也没人见过杨虎城,家乡西安没有他,他最关心的抗日战场上也没有他,众人对他的下落猜测不已。
可猜了十几年,抗日战争都胜利了,新中国也已经成立,还是没有看到他的身影。
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,随之对杨虎城以及共产党员的搜救活动开始展开。
搜救过程很顺利,可结果令人很痛心。
在戴公祠的一处花坛里,扒开顶上的黄土,这位民族英雄的双手双脚被缚了起来,面容被刻意毁坏掉。
若不是曾经为他看牙的牙医前来比对,根本无法把这具无法直视的遗体同将军划上等号。身体上更是有无数的伤痕,让人不忍细看。
在他的脚下,还放着一个简陋的手工骨灰盒,是他的妻子谢葆真,附近还相继发现了他19岁的大儿子和9岁的小女儿,以及我党一些人员。
在场众人纷纷噤声,心情无比沉重。没人知道这里曾发生了什么,也没人知道杨虎城将军变成这样,是遭受了怎样的折磨。
直到曾经关押过他的特务出来忏悔,并着国民党特务机构——军统的成员沈醉晚年的记录,这段隐秘的历史才暴露在众人眼前。
1937年杨虎城到达香港之后,随即便辗转独自赶往南昌去见了蒋介石。他迫切地想要请示奔赴战场,然而下了飞机,迎来的却只有蒋介石和来抓捕他的特务。
蒋介石秘密把他囚禁了起来,除了蒋和他的一些心腹,没人知道杨虎城被关在哪儿,甚至周围的特务都不知道自己看押的是将军杨虎城。
眼看杨虎城回国后失踪,谢葆真带着九岁的儿子来找蒋介石要人,随即也被关押。
他们在贵州息烽县玄天洞的破木屋里关了八年,又在重庆的杨家山秘密监狱呆了五年。
杨虎城只能白天在一小片空地上踱步走走,一到晚上,就彻底不能出房门。
潮湿的环境、馊了的饭菜和处处受制的空间让他们饱受折磨,谢葆真也因这些精神崩溃,常常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,被国民党派人残害。
杨虎城终日陷在痛苦之中,终于在1949年熬到李宗仁上台。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重见天日,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。
蒋介石从来就没打算放过他,固执的认为若不是杨虎城拦着自己剿灭共产党、策划事变,共党早就退出历史舞台了,现在中国的掌权者就会是他。
对这个坏了自己“好事”的人,蒋介石在出逃以前,毫不犹豫地吐出:
“杀!”
一代忠臣良将,就这样牺牲在了蒋介石手中。
看到这位民族英雄生前遭到如此不公的对待,我党决心好好安排杨虎城将军的后事,并专门致电将军后人他的大儿子杨拯民,赶往重庆主持相关事宜。
党内的同志们,也把这件事慎重的放在心上。由于时间仓促,没有准备好点儿的棺材,原17路军旅长孙辅丞看到之后觉着不妥,便建议换一口质量好些的。
事关重大,杨拯民不敢私自做主。直到他见了邓公,对方询问起棺材一事,才有些为难的说出实情。
邓公一听,觉得不能让英雄及其家属寒心,当即告诉他们不管要花多少钱,都要给杨将军换最好的棺材。
在我党的安排下,杨虎城将军终于能魂归故里,得以被好好安葬。
杨将军的一生,不光是用自身为代价促成西安事变,让中国革命走向高潮。
在蒋介石迫害共产党的时候,他身为国民党将领,却力排众议收留共产党员,保护共产党的革命力量,在抗日救国的战场上,他更是豁出所有,只求能让中国百姓免受敌寇侵扰。这一切,足以显示他的爱国之心。
就算是最好的棺材,也无法表达出我党对他的敬意。
以后的日子里,我党和世人定然不会遗忘他的功绩,将善待他的子孙后代,带着他那份对国家的热爱、对盛世的期盼继续前行,好好经营新中国,以告慰杨将军,以及革命史上无数像他一样,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之烈士的英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