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材的常见制作材料包括:楠木、桐木、松木、柏木、椿木、柳木、水泥、缸棺、喜棺、苇席等材料
常见棺材的制作标准:
1、说棺材一二三的,即棺材底一寸帮二寸天板三寸厚。
2、说棺材二三四的,即棺材底二寸帮三寸天板四寸。
3、说棺材三四五的,即棺材底三帮四天板五寸,俗称三五板。
4、说棺材四五六的,即棺材底四帮五天板六寸,也叫四六板。
此外,棺材三五板四六板有两种:即足三五、足四六的。还有勉三五勉四六的。还有净边净缝(不带疤)的等等,此类棺木因质量好而身价较高昂。
5、上三独和四独棺:天板两帮是一块板制造的,总称三独,四独板一般不叫用,俗称绝户板,“那怕你再赋有,底版仍是两拼为宜,如非用此板,也须在此板前中用锯锯个牙。
6、棺木的标准巨细。
内径前底宽57公分
上 口 宽42公分
高60公分
后 底 宽35公分
上 口 宽30公分
高35公分。底口长1米7——1.75。
上口长1米8——1.85米。
棺材批发棺木不管巨细内径宽窄都是相同的。所谓二四、三五、四六都是按棺材版的厚度而言的。后边的板少于前头的厚度。一般做棺木有必要到达长度两米四,(匠尺七尺三寸)俗说:七尺三走遍天。
三、柏木棺 柏木的性能,民间传说:“柏木棺材石榴木裹”,柏木用独板的很少,原因是柏木成长缓慢,木质细腻,坚韧,其他木质底子就不能和它拼合,唯石榴木与它相吻合,因此柏木头细,都是用多个圆心制造的,但有必要用石榴木八吊绽住,这样永久不崩裂了。
四、楠木棺 楠木性坚硬无比,极难制造。一代名将许世友逝世后用的就是楠木棺,概况另文记载。
五、石棺 古代西部三区的一种棺葬形式。在摘星台博物馆有藏品陈设。在淇县云梦山南侧有一具石棺露天摆放,传说这是孙膑老祖之棺。
六、水泥棺 水泥棺在六十年代初曾盛行一时,它的形状,和木棺一个样,那时均因经济窘迫之故,后来再没人用了。
七,缸棺 缸棺是用两口水缸对到一同的,将死者装入掩埋。
八、喜棺 喜棺(也叫做喜货)做好之后,安放在闲房之内,上贴红纸写上喜字,一旦白叟在世,随时用上。
九、苇席 用苇席卷起来掩埋的,也称软埋。大多发作在日子困难的年代,死去的人比较孤单和贫穷,没有儿女和近门亲属,多由街坊邻居帮助办理后事的情况下,用苇席一卷抬到公共当地掩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