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6年10月,三大红军会师后,第一个真正意义的中央军委形成了,当时委员增加到23人,毛泽东任主席。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以后,成立中共中革军委,毛泽东为主席,朱德、周恩来为副主席,彭德怀、任弼时、贺龙、林彪、刘伯承、张浩、叶剑英、徐向前为委员,这里面每个人的名字都如雷贯耳,在漫长的历史中,不断在某个关键时刻发挥着关键的作用,张浩即林育英,作为共产国际代表,在关键时期促成了红四方面军北上,避免了党和红军的分裂,为党作出了特殊的功勋。
林育英,与其堂弟林育南和林彪(林育容)并称为“林氏三兄弟”。当林育南从黄冈考入武昌“中华大学”附中部之后,结识了教务主任恽代英,随即加入了由恽代英创办的“互助社”。
1921年7月,恽代英、李求实和林育南、林育英创办了带有共产主义性质的“共存社”——这也就是中共正式成立之前湖北“共产主义小组”的渊源了。1922年2月,林育英在武昌由恽代英、林育南介绍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他的两位入党介绍人和李求实后来都壮烈牺牲了。人以类聚,可见林育英的品格非同一般,所以历史关键时刻来临时,他必然会发挥关键的作用。
林育南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、中共湖北省委代理书记、全国苏维埃准备委员会秘书长,1931年1月17日,林育南同何孟雄、李求实等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。李求实也是“共存社”四个创始人之一。在狱中,林育南经受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,宁死不屈,对党忠诚,同敌人进行坚决斗争,1931年2月7日,林育南等24位共产党员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,时年33岁。
恽代英是最早的党员之一,1930年5月6日,恽代英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,在狱中,恽代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,坚贞不屈。后来被叛变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、特科负责人顾顺章指认,暴露了身份。1931年4月29日,恽代英被杀害于南京,年仅36岁。2009年恽代英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。
1924年5月,林育英前往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,1925年7月,林育英回国参与领导了上海的工人运动,在上海总工会举行万人集会,头部被刺刀戳中,被枪托打到,留下严重的后遗症。大革命失败后,在长沙帮助恢复湖南省委和组建工会,后来因受追捕扮僧人跋涉到上海。
1930年4月,中央派林育英去东北筹组满州省委。5月,满州省中共临时省委成立,任省委书记。不久,由于叛徒告密,林育英被日军逮捕。1932年1月,林育英经营救出狱,但身体已遭受严重伤害。
1933年1月,林育英奉命赴莫斯科,任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和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。1935年7月,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。为了向正在长征途中的中共中央传达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,共产国际决定派林育英回国,林育英化名张浩,由外蒙入境,扮成商人,带着密电码,牵着骆驼,跋山涉水,月余后穿过茫茫无际的沙漠,终于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瓦窑堡,找到了与共产国际长期失去电讯联系的中共中央。
林育英的到来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件大事,中共中央由此与共产国际恢复联系,林育英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。随后在1935年12月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,林育英向大会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和《八一宣言》的内容,为之后的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奠定了思想基础。
1935年12月底,中央决定,由张浩作说服张国焘率红四方面军北上的工作。张国焘在四川理番县卓木碉另立的“中央”,毛泽东知道,张国焘比较听共产国际的话,由林育英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做张国焘的工作是最合适的。张浩接受了任务,并致电张国焘,说明共产国际“派我来解决一、四方面军的问题”,“我已带有密码与国际通电,兄如有电交国际,弟可代转”。1936年6月6日,张国焘被迫宣布取消第二“中央”。10月19日,林育英从保安启程,代表中共中央到宁夏同心城迎接红军二、四方面军。又过了几天,张国焘回到保安。
1937年2月27日,军委决定抽调第四军、第二十八军、第三十一军、第三十二军及一个骑兵团组成援西军,由刘伯承任司令员,林育英任政委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,林彪为115师师长,林育英为129师政委。
1938年春,林育英由于伤病被调回中央,接替他的是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。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,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。林育英是中央候补委员,参加了这次会议。由于林育英对革命事业的突出贡献,大会选举他为中央委员。
1940年4月30日,林育英在延安青年文化沟出席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。突发脑溢血,因抢救及时,林育英无生命危险,但却无法站立起来,更无法再为党工作。
1942年2月下旬,林育英的病情日益恶化。3月5日,林育英用微弱的声音将警卫员、秘书及妻子等人叫到身边说:“我不行了,革命20年如一日,未能看到革命胜利,深以为憾。我死后,请组织上将我葬在杨家岭对面的桃花岭上,使我能天天望着党中央、毛主席!”,3月6日凌晨,林育英逝世。
中央批准了他的遗愿,毛主席说:“让张浩同志天天监督我们”,表达了对张浩同志的敬重。在公祭之前,毛主席对朱德、任弼时等人说:“林育英是一位很好的同志。他的去世,是我们党的一大损失,我心里非常难过。我想,同志们的心情也是如此。为表示我们对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,我提议,他的灵柩由我们几个主要领导人亲自抬”。
毛泽东、朱德、任弼时、陈云、叶剑英等轮流为林育英守灵,毛泽东、朱德、任弼时、杨尚昆、徐特立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将棺材抬到桃花岭上安葬,这是毛主席一生中唯一一次执绋抬棺。